时间:
地点:中国·北京·美国大使馆
美国大使馆的南门对着一条宽敞而安静的街道,街道的两端都被铁门和警卫把守着,进出都要经过严格的安检。参会的理事们的座驾被允许驶入街区并停靠路边等待,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特别的待遇,因为整个过程中还没有一辆其他的车可以驶入。
大家轻装上阵,除了身份证和名片,其他几乎一律不许携带。所有参会的人员的ID号都事先报备,所以大家的身份确认很快就完成并通过安检,进入到访客等待的区域。通报了联络人的姓名,很快从里面出来两位使馆工作人员带我们进入使馆办公区。中国的美国大使馆,仅从建筑风格上也无疑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中西合璧的特色很明显。高大,宽敞,气派,同时细节处又无微不至。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我们第一个小时的会议是和使馆的美国专家讨论一些经济,金融方面的大家关心的问题和话题。接待我们的是美国财政部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与金融特使David Dollar,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处经济分析组主任Laura M. Stone和公使衔商务参赞William M. Zarit。大家就中美贸易关系,货币关系,美国经济恢复期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2005理事代表朱云来,黄节,汤敏,王冉,单伟建,王利芬,徐小平,张利宾参加了讨论和沟通。
11:00钟,如约,我们结束了与专家的讨论,被引领进入美国大使洪博培先生的会客室,会议桌是很美式的白色的长圆桌,桌上的陈列也很美式:咖啡,冰水,可乐汽水。大家围坐下来,椅子不多也不少,长桌的一端是一位使馆官员,严肃而有礼貌,看起来他要全程参与会谈;长桌的另一端就是留给大使的位子。看起来一切都是严格按计划准备。
很快,洪博培大使满面春风地走进会议室,他比想象中要年轻和清瘦一些,和每一位到场的理事逐一握手寒暄,气氛随即轻松了很多。大使给人的印象,除了相当英俊帅气亲切之外,最令人难忘的,就是他流利的中文,大使基本是用中文和大家寒暄,但他的中文程度,远远不是一般礼节性对话的水准,而是有一种“本地人”的感觉。
徐小平秘书长首先简单介绍了2005委员会,感谢大使的特别接待。而大使流利的稍带一点儿京腔的普通话让在场的人忍不住发出感叹。理事单伟建与大使一家认识已经20多年了,见面自然很是亲热,单的随意一问:您有多少个孩子会讲中文?又让大使不得不解释他的7个孩子的美丽故事: 自己的5个孩子以及领养的两个孩子组成了一个美国大家庭,洪大使对自己这个大家庭的自豪感表露无遗,他还很骄傲地说起他领养的那个印度女孩,一张典型的印度面孔和一口标准的京片子,连大使说到此处都不禁乐了。 而更有意思的,这孩子又生活在一个地道美国家庭。于是印度人、美国家庭、中国生活,这些看似不想干的元素完美的集中在一个5岁孩子的身上,这其中的爱与感悟一定是讲不完的美丽故事。
洪大使对中国的了解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超过我们的想象。会谈的话题蔓延到中美教育交流,中美关系未来的期待,中美文化交流等等,他对中国离任领导人都耳熟能详,对中国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甚至比我们还要及时和更新。会谈气氛很好,大家甚至问到了他是否会参加下一届美国总统竞选的事,大使坦言那将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是与否他自己现在也不知道。
在回答理事们提出的中美教育交流问题是,洪大使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每年呈百分之25速度增长,这个增长,目前还看不到上限,每年赴美50万人,也是可以想象的。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一代,大使的这个估计,给中美关系的持续发展,带来乐观色彩。
与大使的会谈时间比计划的超出了一刻钟。委员会秘书处准备了一幅真丝绣成的北京故宫全景赠送给大使,希望这个礼物能留住他在中国,在北京生活的美好记忆。
在大使为参会者送行时,参会理事们看到,在大使办公室的墙壁上,不仅挂着历任美国驻华大使的照片,在墙壁的另一端,还挂着历任中国驻美大使的照片。看着这些照片,等于是看到了一部风云变幻、改变世界的中美关系史,理事们无比感动。
本文刊出时,洪大使应该已经离开中国,踏上另一条职业政治家的挑战之路,我们衷心地祝福他一路走好。正如他所承诺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期待的:白宫我们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