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地点:中国·北京
2024年6月20日,正午的烈日灼烤着北京的街头,长安俱乐部内,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思想盛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里的热度丝毫不逊于室外那炙热的北京温度。
在这个充满智慧与激情的空间里,主讲嘉宾张亚勤、胡郁与2005委员会理事们以及来自全球名校校友会的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着人工智能对世界的改变以及它未来发展与挑战。
2005委员会理事长杨澜做了简短的开场,随后两位嘉宾分别就人工智能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享。他们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潜力,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和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张亚勤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三大趋势——大模型、生成式AI和无人驾驶,以及多模态、自主智能、边缘智能和具身智能等关键发展方向。他指出,随着模型在云端和边缘端的应用,以及行业特定模型和超级应用的出现,人工智能正在推动内容、企业以及物理和生物世界的数字化,甚至可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人工智能风险的担忧,特别是在物理和生物智能领域,主张在技术开发早期阶段就应考虑并减轻这些风险,以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
胡郁回顾并重新审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软件行业、技术演进、中外企业竞争、文化差异以及产品设计与创新等多个维度分享了他的见解。针对中国软件和人工智能公司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强调了产品设计、创新、品牌建设和用户体验在推动行业进步中的核心作用。
在Q&A环节,两位嘉宾与2005委员会的理事们以及名校校友会的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本次活动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最新发展趋势的平台,也为业界专家、2005委员会理事和青年海归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宝贵机会。
2005委员会对所有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期待未来能够举办更多有意义、有深度的活动,以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迎接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